Published Jun 07, 2025
[
 
]
宣武移镇南州,制街衢平直[500]。人谓王东亭曰[501]:“丞相初营建康[502],无所因承,而制置纡曲,方此为劣[503]。”东亭曰:“此丞相乃所以为巧。江左地促,不如中国[504]。若使阡陌条畅[505],则一览而尽;故纡余委曲[506],若不可测。”
桓温换防镇守南州,将街道修整得平坦笔直。有人对丞相王导的孙子东亭侯王珣说:“丞相当初营建建康,没有样板因袭继承,设置修建的街道纡回曲折,比起这里就差了。”东亭说:“这正是丞相巧妙高明之处。江左地域狭小,比不了中原。假若使道路笔直畅达,就会一览无余;所以曲折延伸、辗转迂回,就像是无穷无尽,深远不可估测。”
[500]南州:指姑孰(今安徽当涂)。因在都城建康南,故称南州。东晋时为都城门户。桓温曾镇守姑孰。街衢:街道,四通八达的道路。 [501]王东亭:王珣,字元琳,丞相导之孙,领军洽之子也。大司马桓温辟为主簿,从讨袁真,封东亭侯,累迁尚书左仆射,领选,进尚书令。 [502]建康:东晋都城,今南京。 [503]方:比,相比。 [504]中国:古代指中原地区。 [505]阡陌:本指田间小路,南北为阡,东西为陌。后泛指道路或城市街道。 [506]纡余委曲:曲折延伸、辗转迂回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