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中郎[349]令伏玄度、习凿齿论青、楚人物[350]。临成以示韩康伯,康伯都无言[351]。王曰:“何故不言?”韩曰:“无可无不可[352]。”
【译文】
北中郎将王坦之让伏玄度、习凿齿评论青州、楚地的历史人物。写成后拿给韩康伯看,康伯一言不发。王问:“为什么不说话?”韩说:“无可无不可。”
【注释】
- [349]王中郎:王坦之,字文度,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尚书令王述子。累迁侍中、中书令,领北中郎将、徐兖二州刺史。伏玄度:伏滔,字玄度,青州平昌安丘(今山东诸城西北)人。少有才学,举秀才。大司马桓温参军,领大著作,掌国史,游击将军。习凿齿:字彦威,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世代为荆楚豪族。桓温在荆州,辟为从事。历治中、别驾,迁荥阳太守。
- [350]青、楚:青州和荆州。古代把中国分成九州。青州,指渤海沿岸及泰山一带。荆州,指荆山(今湖北南漳西)、衡山一带,是楚国的属地,故又称楚。伏滔是青州人,习凿齿是楚人。所以论起青楚人物,则各自赞扬家乡的名人逸事。
- [351]韩康伯:韩伯,字康伯,善玄理,官豫章太守、丹阳尹、吏部尚书。死后赠太常。都无:完全没有。
- [352]无可无不可:语出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我则异于是,无可无不可。”本指孔子对待为官或退隐,并无成见,只是相机而行。后用来指人对事不明确表态,既不表示同意,也不表示不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