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敦兄含,为光禄勋[195]。敦既逆谋,屯据南州[196]。含委职奔姑孰[197]。王丞相诣阙谢[198]。司徒、丞相、扬州官僚问讯[199],仓卒不知何辞。顾司空时为扬州别驾[200],援翰曰[201]:“王光禄远避流言[202],明公蒙尘路次[203],群下[204]不宁,不审[205]尊体起居何如?”
【译文】
王敦的哥哥王含,作光禄勋。王敦已经谋逆造反,屯据在南州。王含丢弃光禄勋职位南奔姑孰。丞相王导到宫阙谢罪。司徒、丞相、扬州各府的僚属前来问候,仓促间竟不知说什么好。司空顾和当时是扬州别驾,拿起笔来写道:“王光禄为避流言而远遁,明公在路上风尘仆仆含辛茹苦,我们众位下官心中不安,不知道您尊体是否康健,起居饮食怎么样?”
【注释】
- [195]王敦:字处仲,小字阿黑。王导从兄。娶晋武帝女襄城公主。好清谈,口不言钱。元帝过江,敦与王导同心辅佐,授镇东大将军。王含:字处弘。王敦兄。凶顽刚暴,时所不齿,以敦贵重,故历显位。累迁徐州刺史、光禄勋。与弟敦作逆,伏诛。光禄勋:官名,列卿之一。
- [196]敦既逆谋:王敦既掌兵权,以沈充、钱凤为谋主,欲胁制朝廷。元帝永昌元年(公元322年),敦以诛刘隗为名,起兵反,攻陷石头,杀戮大臣,自为丞相。太宁二年(公元324年),王敦病卒。南州:指姑孰。
- [197]委职:丢弃官职。姑孰:地名。东晋军事重镇,京师建康的西南门户。故址在今安徽当涂。
- [198]王丞相诣阙谢:王导为王敦、王含从弟,因王敦为逆,故导诣阙请罪。阙(què):宫阙。皇宫门前两边的建筑物。后用宫阙指朝廷。谢:谢罪。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王敦之反也,刘隗劝帝悉诛王氏,论者为之危心。导率群从昆弟子侄二十余人,每旦诣台待罪。”
- [199]“司徒”句:王导时为司徒、丞相,又兼扬州刺史,故三府同僚向导表示问候慰安。司徒,官名。魏晋时为三公之一。问讯:问候、问安。
- [200]顾司空:顾和死后赠司空。别驾:官名。魏晋诸州设别驾,总理众务,是州刺史的重要佐吏。
- [201]援翰:拿起笔。翰:长而坚硬的羽毛。后用以借指毛笔、文章、书信等。此指毛笔。
- [202]王光禄远避流言:指王含弃职亡奔姑孰事。王光禄,王含为光禄勋,故称。
- [203]明公蒙尘路次:明公,指王导。蒙尘,本指帝王或大臣逃难在外,蒙受艰辛。这里借用来指王导诣阙请罪事。路次,路上。
- [204]群下:指僚佐属官。
- [205]不审:不知。起居何如:书面套语。用于向对方问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