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琨虽隔阂寇戎[176],志存本朝[177]。谓温峤曰[178]:“班彪识刘氏之复兴[179],马援知汉光之可辅[180]。今晋祚虽衰,天命未改[181],吾欲立功于河北,使卿延誉于江南[182],子其行乎[183]?”温曰:“峤虽不敏[184],才非昔人,明公以桓、文之姿,建匡立之功[185],岂敢辞命!”
【译文】
刘琨虽然被戎寇阻隔在北方,但他仍然忠于晋朝廷。对温峤说:“班彪知道刘家天下必将复兴,马援知道汉光武是值得辅佐的帝王。今天晋朝帝位虽然衰弱,但天命并未改变,我想在河北争立军功,派你去江南播扬声誉,你是否愿意去呢?”温峤说:“峤虽智不聪敏,才比不上前人,明公以齐桓、晋文那样的才干,建立匡正天下、扶立王室之功,我怎敢辞命不行呢?”
【注释】
- [176]刘琨:字越石,中山魏昌(今河北无极)人。人物俊朗,文武全才。西晋末为大将军,都督并州诸军事。两京失陷,自率军抗击石勒、刘曜,志复中原十年之久。因孤军无援而兵败。被段匹磾(dī)杀害。《晋书》有传。隔阂(hé):阻隔。寇戎:入侵的外族。
- [177]志存本朝:志在拯救晋室。本朝,指晋朝。
- [178]温峤:当时为刘琨谋主。后奉使江左,拥戴晋元帝承继晋统,建立东晋,受到元帝重用,后官至中书令,为东晋名臣。
- [179]“班彪识刘氏”句:王莽政败,天下大乱。刘秀即位于冀州,公孙述称帝于蜀汉。大将军隗嚣,拥兵据陇,有逐鹿之心。班彪时客于天水,劝隗嚣拥刘兴汉,认为“今民皆讴吟思汉,向仰刘氏”,汉家必复兴。并作《王命论》。
- [180]“马援知汉光”句:马援奉使洛阳,见到汉光武帝刘秀,认为秀“恢廓大度”“才明勇略”,是“前世无比”的真帝王。后辅汉光武平定天下,破隗嚣,任陇西太守、伏波将军。汉光,指汉光武帝刘秀。建武元年(公元25年)即位,建立东汉,在位三十余年。
- [181]晋祚:晋王朝的帝位。天命:封建统治者宣扬皇权神授,认为做皇帝是上天安排的,故曰天命。
- [182]延誉:播扬声誉。
- [183]子其行乎:你是否愿意去呢?其,句中语气词,表示揣测、反问、期盼等。用于疑问句,犹“是否”。
- [184]不敏:谦词。不聪明机敏。
- [185]明公:尊称有官职、有地位的人。此指刘琨。桓、文之姿:齐桓、晋文那样的才干。齐桓公、晋文公,春秋五霸中的两个有名霸主。姿,才能、才干。匡立之功:匡正天下、扶立王室的大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