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s

  • 世说新语 (167)
  • English (147)
  • 道德经 (87)
  • 李白 (33)
  • 苏轼 (25)
  • 杜甫 (21)
  • Gaming (14)
  • 白居易 (12)
  • 辛弃疾 (11)
  • 杜牧 (10)
  • 李煜 (10)
  • 刘义庆 (10)
  • 陆游 (9)
  • 王安石 (9)
  • 欧阳修 (9)
  • 晏几道 (9)
  • 战国策 (9)
  • 司马迁 (9)
  • 王维 (8)
  • 李清照 (8)
  • 李商隐 (8)
  • 摘抄 (8)
  • 刘禹锡 (7)
  • 王昌龄 (6)
  • 韦庄 (5)
  • 秦观 (5)
  • 柳永 (5)
  • 孟子 (5)
  • 温庭筠 (4)
  • 晏殊 (4)
  • 庄子 (4)
  • 左传 (4)
  • 孟浩然 (4)
  • 韩愈 (3)
  • 陶渊明 (3)
  • 论语 (3)
  • 范仲淹 (3)
  • 王勃 (3)
  • 张九龄 (3)
  • 岑参 (3)
  • 冯延巳 (3)
  • Typography (3)
  • 黄巢 (2)
  • 随笔 (2)
  • 贺铸 (2)
  • 贺知章 (2)
  • 词语 (2)
  • 祖咏 (2)
  • 王国维 (2)
  • 王之涣 (2)
  • 林逋 (2)
  • 曹操 (2)
  • 张若虚 (2)
  • 张先 (2)
  • 宋玉 (2)
  • 孟郊 (2)
  • 墨子 (2)
  • 卢纶 (2)
  • 刘长卿 (2)
  • 乐府诗集 (2)
  • Others (2)
  • 黄庭坚 (1)
  • 高适 (1)
  • 骆宾王 (1)
  • 韩非子 (1)
  • 韦应物 (1)
  • 陶弘景 (1)
  • 陈寿 (1)
  • 陈子昂 (1)
  • 陈与义 (1)
  • 金昌绪 (1)
  • 郦道元 (1)
  • 贾谊 (1)
  • 贾岛 (1)
  • 诸葛亮 (1)
  • 诗经 (1)
  • 褚少孙 (1)
  • 虞世南 (1)
  • 蒋捷 (1)
  • 荀子 (1)
  • 花蕊夫人 (1)
  • 罗隐 (1)
  • 王观 (1)
  • 王翰 (1)
  • 王羲之 (1)
  • 王绩 (1)
  • 王禹偁 (1)
  • 王湾 (1)
  • 王实甫 (1)
  • 潘阆 (1)
  • 海子 (1)
  • 柳宗元 (1)
  • 杨慎 (1)
  • 杜秋娘 (1)
  • 李颀 (1)
  • 李贺 (1)
  • 李绅 (1)
  • 李璟 (1)
  • 李斯 (1)
  • 李密 (1)
  • 李之仪 (1)
  • 朱庆馀 (1)
  • 曹植 (1)
  • 晏子春秋 (1)
  • 成语 (1)
  • 徐凝 (1)
  • 归有光 (1)
  • 张籍 (1)
  • 张祜 (1)
  • 张溥 (1)
  • 张旭 (1)
  • 张志和 (1)
  • 张岱 (1)
  • 常建 (1)
  • 崔颢 (1)
  • 崔护 (1)
  • 岳飞 (1)
  • 屈原 (1)
  • 宋祁 (1)
  • 宋濂 (1)
  • 孙洙 (1)
  • 孙子 (1)
  • 姜夔 (1)
  • 国语 (1)
  • 周邦彦 (1)
  • 周敦颐 (1)
  • 吴均 (1)
  • 南北朝 (1)
  • 儒家 (1)
  • 佚名 (1)
  • 余秀华 (1)
  • RandomQuestions (1)
  • Ethics (1)
  • Home

    世说新语-言语第二-六

    Published Jun 10, 2024 [  世说新语  ]

   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[30]。客有问元方[31]:“府君何如[32]?”元方曰:“高明之君也。”“足下家君何如[33]?”曰:“忠臣孝子也。”客曰:“《易》称:‘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[34]。’何有高明之君,而刑忠臣孝子者乎?”元方曰:“足下言何其谬也!故不相答。”客曰:“足下但因伛为恭[35],而不能答。”元方曰:“昔高宗放孝子孝己[36],尹吉甫放孝子伯奇[37],董仲舒放孝子符起[38]。唯此三君,高明之君;唯此三子[39],忠臣孝子。”客惭而退。

    【译文】

    颍川太守对陈仲弓施了髡刑。有位客人问元方:“太守怎么样?”元方说:“是高明的府君。”“您的父亲怎么样?”元方说:“是忠臣孝子。”客人问:“《周易》说:‘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’哪里有高明的府君而施刑于忠臣孝子的呢?”元方说:“您的话太荒谬了,所以不予回答!”客人说:“您这不过是把驼背之躯假作谦恭之态,您本来就不能回答!”元方说:“从前,殷高宗放逐孝子孝己,周尹吉甫放逐孝子伯奇,汉董仲舒放逐孝子符起。这三位先生,都是高明的君子;被放逐的三个人,都是忠臣孝子。”客人惭愧地走了。

    【注释】

    • [30]颍川:魏晋郡名,辖境相当于今河南中部地区,治所在许昌县(今河南许昌)。髡(kūn):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。陈仲弓:陈寔字仲弓,东汉颍川许(今河南许昌长葛)人。曾作太丘长,人称陈太丘。参见《德行》6、7、8。
    • [31]元方:陈纪字元方。陈寔子。
    • [32]府君:汉晋时称太守为府君。
    • [33]家君:尊称别人父亲。
    • [34]《易》:《周易》,古代卜筮之书。为儒家经典之一。“二人同心”句:语出《周易·系辞上》。意思是二人同心同德,力量如锋利的刀剑,可以切断金属;出于同心的言论,其气味如兰花一样芬芳。臭(xiù):气味。
    • [35]因伛为恭:意思是驼背的人假作恭敬之状以掩其病态。伛(yǔ),曲背。
    • [36]放:放逐。孝己:殷高宗武丁贤孝之子。其母早亡,高宗受后妻谗言迷惑,放逐了他以致死亡。
    • [37]尹吉甫:周宣王臣,有子伯奇。母死,更娶,后妻生子伯邽。吉甫听信后妻的蛊惑,把伯奇放逐于荒野。宣王出游,吉甫随从。宣王听到伯奇所作的诗歌,曰:“此孝子之辞也!”吉甫到荒野找到伯奇,射杀了后妻。
    • [38]董仲舒:汉广川(今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)人。西汉大儒。景帝时立为经学博士,武帝时,举贤良对策,请“诸不在《六艺》之科孔子之术者,皆绝其道,勿使并进。”于是罢黜百家。先后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、胶西王刘端国相。后辞职归家著书。朝廷每逢大事,会派人到他家去咨询,始终受汉武帝的重视。著有《春秋繁露》等。符起,董仲舒子,事未详。
    • [39]唯:助词。用于句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