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blished Oct 07, 2023
[
 
]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.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(rǎng)臂而扔之①。 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。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 前识者②,道之华,而愚之始③是以大夫处其厚④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 取此。
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,因此实际上是有德的。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, 所以实际上没有达到德。上德的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,下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。上 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,上义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有意。上礼的人有所施为而得不到 回应,于是扬着胳膊,强迫别人跟随他去行动。所以,我们从这个道理可以知道,失去了 道后才有德,失去德后才有仁,失去仁后才有义,失去义后才是礼。礼这个东西,是忠信 不足的产物,是道、德、仁、义变得淡薄时才出现的,当然就是社会动乱的祸首了。所谓 先知,不过是道的虚华表面,是愚昧的开始。因此,忠信守道的人立世,为人当敦厚而不 轻薄,实在而不虚华。所以,应当舍弃轻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