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s

  • 世说新语 (167)
  • English (147)
  • 道德经 (87)
  • 李白 (33)
  • 苏轼 (25)
  • 杜甫 (21)
  • Gaming (14)
  • 白居易 (12)
  • 辛弃疾 (11)
  • 杜牧 (10)
  • 李煜 (10)
  • 刘义庆 (10)
  • 陆游 (9)
  • 王安石 (9)
  • 欧阳修 (9)
  • 晏几道 (9)
  • 战国策 (9)
  • 司马迁 (9)
  • 王维 (8)
  • 李清照 (8)
  • 李商隐 (8)
  • 摘抄 (8)
  • 刘禹锡 (7)
  • 王昌龄 (6)
  • 韦庄 (5)
  • 秦观 (5)
  • 柳永 (5)
  • 孟子 (5)
  • 温庭筠 (4)
  • 晏殊 (4)
  • 庄子 (4)
  • 左传 (4)
  • 孟浩然 (4)
  • 韩愈 (3)
  • 陶渊明 (3)
  • 论语 (3)
  • 范仲淹 (3)
  • 王勃 (3)
  • 张九龄 (3)
  • 岑参 (3)
  • 冯延巳 (3)
  • Typography (3)
  • 黄巢 (2)
  • 随笔 (2)
  • 贺铸 (2)
  • 贺知章 (2)
  • 词语 (2)
  • 祖咏 (2)
  • 王国维 (2)
  • 王之涣 (2)
  • 林逋 (2)
  • 曹操 (2)
  • 张若虚 (2)
  • 张先 (2)
  • 宋玉 (2)
  • 孟郊 (2)
  • 墨子 (2)
  • 卢纶 (2)
  • 刘长卿 (2)
  • 乐府诗集 (2)
  • Others (2)
  • 黄庭坚 (1)
  • 高适 (1)
  • 骆宾王 (1)
  • 韩非子 (1)
  • 韦应物 (1)
  • 陶弘景 (1)
  • 陈寿 (1)
  • 陈子昂 (1)
  • 陈与义 (1)
  • 金昌绪 (1)
  • 郦道元 (1)
  • 贾谊 (1)
  • 贾岛 (1)
  • 诸葛亮 (1)
  • 诗经 (1)
  • 褚少孙 (1)
  • 虞世南 (1)
  • 蒋捷 (1)
  • 荀子 (1)
  • 花蕊夫人 (1)
  • 罗隐 (1)
  • 王观 (1)
  • 王翰 (1)
  • 王羲之 (1)
  • 王绩 (1)
  • 王禹偁 (1)
  • 王湾 (1)
  • 王实甫 (1)
  • 潘阆 (1)
  • 海子 (1)
  • 柳宗元 (1)
  • 杨慎 (1)
  • 杜秋娘 (1)
  • 李颀 (1)
  • 李贺 (1)
  • 李绅 (1)
  • 李璟 (1)
  • 李斯 (1)
  • 李密 (1)
  • 李之仪 (1)
  • 朱庆馀 (1)
  • 曹植 (1)
  • 晏子春秋 (1)
  • 成语 (1)
  • 徐凝 (1)
  • 归有光 (1)
  • 张籍 (1)
  • 张祜 (1)
  • 张溥 (1)
  • 张旭 (1)
  • 张志和 (1)
  • 张岱 (1)
  • 常建 (1)
  • 崔颢 (1)
  • 崔护 (1)
  • 岳飞 (1)
  • 屈原 (1)
  • 宋祁 (1)
  • 宋濂 (1)
  • 孙洙 (1)
  • 孙子 (1)
  • 姜夔 (1)
  • 国语 (1)
  • 周邦彦 (1)
  • 周敦颐 (1)
  • 吴均 (1)
  • 南北朝 (1)
  • 儒家 (1)
  • 佚名 (1)
  • 余秀华 (1)
  • RandomQuestions (1)
  • Ethics (1)
  • Home

    菩萨蛮·楼头尚有三通鼓

    Published Apr 01, 2023 [  孙洙  ]

    楼头尚有三通鼓,何须抵死催人去?上马苦匆匆,琵琶曲未终。回头凝望处,却更廉纤 雨。漫道玉为堂,玉堂今夜长!

    作者

    • 孙洙(1031—1079),字巨源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年十九举进士,元丰中官翰林学士。有《孙贤良集》,不传。

    鉴赏

    《词综》引黄叔旸云:“孙公于元丰间为翰苑,与李端愿太尉往来尤数,会一日锁院,宣 召者至其家,则出。数十辈踪迹,得之于李氏。时李新纳妾,能琵琶,公饮不肯去,而迫 于宣命,入院几二鼓矣。遂草三制,罢,复作此长短句以记别恨。迟明,遣以示李。”或 以为孙将亡时所作,非也。作者贵为翰林学士,犹感到身不由己,故作此词以记其恨。李 商隐诗:“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”言听到鼓声,就得到兰台(秘书省)上班 点卯,而发出身如蓬草随风飞转的感叹。作者由于亲身经历,悲慨同深。李诗当为词意所 本。此词开头两句明白如话,直抒胸臆。意谓上班点卯的时间还早,哪用得着如此急急相 催呢?这里对朝廷迫他连夜草制已露出不满的情绪。天子之言曰制。草制,就是为皇帝草 拟“圣旨”。“抵死”,犹云急急。“上马苦匆匆”,着一“苦”字,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心 情和身不由己的痛苦。一曲琵琶听犹未了,正当豪情方酣之际,竟匆匆上马去应官差,真 是大煞风景。“琵琶曲未终”,闷闷而去,惆怅不已。

    换头紧承上结。一曲未终,即被迫匆匆上马,回首欢乐场面,怎能忘情?所以上了马仍不 时回头凝望着欢乐的场所。何况一路上飘洒着廉纤细雨,更令人黯然神伤。于是结句发出 “漫道玉为堂,玉堂今夜长”的浩叹。宋太宗赵光义诗:“翰林承旨贵,清净玉堂中。”自此 遂以玉堂专属翰林。然而作者对这华贵的玉堂却感到厌倦。此句意谓徒然空说翰林院是玉 造成的堂,可是今夜的玉堂简直叫人难受,大有度夜如年之慨。末两句重复玉堂,用顶针 句法,不但音节谐美,而且加重语气,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。从这个侧面也反映了封建 文人为人作嫁的苦闷。

    (王明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