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s

  • 世说新语 (167)
  • English (147)
  • 道德经 (87)
  • 李白 (33)
  • 苏轼 (25)
  • 杜甫 (21)
  • Gaming (14)
  • 白居易 (12)
  • 辛弃疾 (11)
  • 杜牧 (10)
  • 李煜 (10)
  • 刘义庆 (10)
  • 陆游 (9)
  • 王安石 (9)
  • 欧阳修 (9)
  • 晏几道 (9)
  • 战国策 (9)
  • 司马迁 (9)
  • 王维 (8)
  • 李清照 (8)
  • 李商隐 (8)
  • 摘抄 (8)
  • 刘禹锡 (7)
  • 王昌龄 (6)
  • 韦庄 (5)
  • 秦观 (5)
  • 柳永 (5)
  • 孟子 (5)
  • 温庭筠 (4)
  • 晏殊 (4)
  • 庄子 (4)
  • 左传 (4)
  • 孟浩然 (4)
  • 韩愈 (3)
  • 陶渊明 (3)
  • 论语 (3)
  • 范仲淹 (3)
  • 王勃 (3)
  • 张九龄 (3)
  • 岑参 (3)
  • 冯延巳 (3)
  • Typography (3)
  • 黄巢 (2)
  • 随笔 (2)
  • 贺铸 (2)
  • 贺知章 (2)
  • 词语 (2)
  • 祖咏 (2)
  • 王国维 (2)
  • 王之涣 (2)
  • 林逋 (2)
  • 曹操 (2)
  • 张若虚 (2)
  • 张先 (2)
  • 宋玉 (2)
  • 孟郊 (2)
  • 墨子 (2)
  • 卢纶 (2)
  • 刘长卿 (2)
  • 乐府诗集 (2)
  • Others (2)
  • 黄庭坚 (1)
  • 高适 (1)
  • 骆宾王 (1)
  • 韩非子 (1)
  • 韦应物 (1)
  • 陶弘景 (1)
  • 陈寿 (1)
  • 陈子昂 (1)
  • 陈与义 (1)
  • 金昌绪 (1)
  • 郦道元 (1)
  • 贾谊 (1)
  • 贾岛 (1)
  • 诸葛亮 (1)
  • 诗经 (1)
  • 褚少孙 (1)
  • 虞世南 (1)
  • 蒋捷 (1)
  • 荀子 (1)
  • 花蕊夫人 (1)
  • 罗隐 (1)
  • 王观 (1)
  • 王翰 (1)
  • 王羲之 (1)
  • 王绩 (1)
  • 王禹偁 (1)
  • 王湾 (1)
  • 王实甫 (1)
  • 潘阆 (1)
  • 海子 (1)
  • 柳宗元 (1)
  • 杨慎 (1)
  • 杜秋娘 (1)
  • 李颀 (1)
  • 李贺 (1)
  • 李绅 (1)
  • 李璟 (1)
  • 李斯 (1)
  • 李密 (1)
  • 李之仪 (1)
  • 朱庆馀 (1)
  • 曹植 (1)
  • 晏子春秋 (1)
  • 成语 (1)
  • 徐凝 (1)
  • 归有光 (1)
  • 张籍 (1)
  • 张祜 (1)
  • 张溥 (1)
  • 张旭 (1)
  • 张志和 (1)
  • 张岱 (1)
  • 常建 (1)
  • 崔颢 (1)
  • 崔护 (1)
  • 岳飞 (1)
  • 屈原 (1)
  • 宋祁 (1)
  • 宋濂 (1)
  • 孙洙 (1)
  • 孙子 (1)
  • 姜夔 (1)
  • 国语 (1)
  • 周邦彦 (1)
  • 周敦颐 (1)
  • 吴均 (1)
  • 南北朝 (1)
  • 儒家 (1)
  • 佚名 (1)
  • 余秀华 (1)
  • RandomQuestions (1)
  • Ethics (1)
  • Home

    古从军行

    Published Oct 11, 2022 [  李颀  ]

    白日登山望烽火,黄昏饮马傍交河。

    行人刁斗风沙暗,公主琵琶幽怨多。

    野云万里无城郭,雨雪纷纷连大漠。

    胡雁哀鸣夜夜飞,胡儿眼泪双双落。

    闻道玉门犹被遮,应将性命逐轻车。

    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蒲桃入汉家。

    译文及注释

    译文

   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,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。

    风沙弥漫,一片漆黑,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,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。

   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,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。

   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,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,潸然泪下。

   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,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。

   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,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。

    注释

    • 烽火:古代一种警报。
    • 饮(yìn)马:给马喂水。
    • 傍:顺着。
    • 交河:古县名,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。
    • 行人:出征战士。刁斗:古代军中铜制炊具,容量一斗。白天用以煮饭,晚上敲击代替更柝。
    • 公主琵琶: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,恐其途中烦闷,故弹琵琶以娱之。
    • “闻道”两句: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,欲至贰师城取良马,战不利,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,武帝大怒,发使至玉门关,曰:“军有敢入,斩之!”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,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。
    • 蒲桃:今作“葡萄”。▲

    鉴赏

    这首诗用乐府古题作边塞抒情。四句一解,凡三解。篇幅不长,令人百读不厌。诗中写征夫之苦,不采用客观叙述角度,而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成,有如泣如诉之感。

    一解中说:白昼登山站岗放哨,黄昏傍交河(在今新疆吐鲁番)喂饮战马,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而是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天天如此,既辛劳又单调;边地风沙很大,日月暗淡无光,夜闻刁斗寒声,令人尤觉凄凉。

    诗中用陪衬的写法,由征夫之幽怨,陪写入汉家公主的幽怨。昔汉武帝以江都王建女为公主,遣嫁乌孙,念其行道思家,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,名日琵琶。和亲本是汉文帝定下的睦邻外交政策,无论得失如何,对公主本人来说,总是被迫作出的牺牲,何况这牺牲还未能换来边地的持久和平。征夫与公主,贵贱悬殊,却在被迫作无谓的牺牲这一点上达成同情和共鸣,这是诗中极富于人情味的一笔。

    二解专事环境气氛烘托,陪写入胡儿、胡雁的凄苦。胡雁哀鸣还可以说是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,胡儿下泪则只能是因为战争不息的缘故了。在边塞诗中,从来胡汉对立,而李颀却着意于彼此的同情,他指出胡儿、汉儿同是战争的受害者,在征人泪的另一面,则是胡儿泪,这是诗中极富于人情味的又一笔。批判现实的精神,使诗人超出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天地,而达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高度,是此诗过人之处。

    三解再次运用汉事,武帝时李广利为夺取马匹资源攻大宛不利,表请回军,武帝大怒,派人遮断玉门关,下令“军有敢入者辄斩之”(《史记•大宛列传》)。言表请回军无望,只有继续进行开边战争。汉武帝开边的结果,随汗血马进入中原的还有葡萄、首蓿种子。西域文明的引进,当然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事,然而,文明的输入难道就非使用战争的手段不可吗?末二句极言统治者重物轻人,求之匪计,非战之意甚明。

    《从军行》加一“古”字,仿佛只是沿袭古题,对汉代历史教训进行反思,然而借古鉴今的用意是很清楚的,可谓婉而多讽,发人深思。此诗多用骈句,调声上兼注意双声(“刁斗”“琵琶”),叠词(“纷纷”“夜夜”“双双”“年年”),反复(“胡雁”“胡儿”)等手段,使得全诗音韵谐婉,唱叹生姿。

    Referenc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