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s

  • 世说新语 (167)
  • English (147)
  • 道德经 (87)
  • 李白 (33)
  • 苏轼 (25)
  • 杜甫 (21)
  • Gaming (14)
  • 白居易 (12)
  • 辛弃疾 (11)
  • 杜牧 (10)
  • 李煜 (10)
  • 刘义庆 (10)
  • 陆游 (9)
  • 王安石 (9)
  • 欧阳修 (9)
  • 晏几道 (9)
  • 战国策 (9)
  • 司马迁 (9)
  • 王维 (8)
  • 李清照 (8)
  • 李商隐 (8)
  • 摘抄 (8)
  • 刘禹锡 (7)
  • 王昌龄 (6)
  • 韦庄 (5)
  • 秦观 (5)
  • 柳永 (5)
  • 孟子 (5)
  • 温庭筠 (4)
  • 晏殊 (4)
  • 庄子 (4)
  • 左传 (4)
  • 孟浩然 (4)
  • 韩愈 (3)
  • 陶渊明 (3)
  • 论语 (3)
  • 范仲淹 (3)
  • 王勃 (3)
  • 张九龄 (3)
  • 岑参 (3)
  • 冯延巳 (3)
  • Typography (3)
  • 黄巢 (2)
  • 随笔 (2)
  • 贺铸 (2)
  • 贺知章 (2)
  • 词语 (2)
  • 祖咏 (2)
  • 王国维 (2)
  • 王之涣 (2)
  • 林逋 (2)
  • 曹操 (2)
  • 张若虚 (2)
  • 张先 (2)
  • 宋玉 (2)
  • 孟郊 (2)
  • 墨子 (2)
  • 卢纶 (2)
  • 刘长卿 (2)
  • 乐府诗集 (2)
  • Others (2)
  • 黄庭坚 (1)
  • 高适 (1)
  • 骆宾王 (1)
  • 韩非子 (1)
  • 韦应物 (1)
  • 陶弘景 (1)
  • 陈寿 (1)
  • 陈子昂 (1)
  • 陈与义 (1)
  • 金昌绪 (1)
  • 郦道元 (1)
  • 贾谊 (1)
  • 贾岛 (1)
  • 诸葛亮 (1)
  • 诗经 (1)
  • 褚少孙 (1)
  • 虞世南 (1)
  • 蒋捷 (1)
  • 荀子 (1)
  • 花蕊夫人 (1)
  • 罗隐 (1)
  • 王观 (1)
  • 王翰 (1)
  • 王羲之 (1)
  • 王绩 (1)
  • 王禹偁 (1)
  • 王湾 (1)
  • 王实甫 (1)
  • 潘阆 (1)
  • 海子 (1)
  • 柳宗元 (1)
  • 杨慎 (1)
  • 杜秋娘 (1)
  • 李颀 (1)
  • 李贺 (1)
  • 李绅 (1)
  • 李璟 (1)
  • 李斯 (1)
  • 李密 (1)
  • 李之仪 (1)
  • 朱庆馀 (1)
  • 曹植 (1)
  • 晏子春秋 (1)
  • 成语 (1)
  • 徐凝 (1)
  • 归有光 (1)
  • 张籍 (1)
  • 张祜 (1)
  • 张溥 (1)
  • 张旭 (1)
  • 张志和 (1)
  • 张岱 (1)
  • 常建 (1)
  • 崔颢 (1)
  • 崔护 (1)
  • 岳飞 (1)
  • 屈原 (1)
  • 宋祁 (1)
  • 宋濂 (1)
  • 孙洙 (1)
  • 孙子 (1)
  • 姜夔 (1)
  • 国语 (1)
  • 周邦彦 (1)
  • 周敦颐 (1)
  • 吴均 (1)
  • 南北朝 (1)
  • 儒家 (1)
  • 佚名 (1)
  • 余秀华 (1)
  • RandomQuestions (1)
  • Ethics (1)
  • Home

    让县自明本志令

    Published Jul 23, 2022 [  曹操  ]

    孤 (1) 始举孝廉 (2) ,年少,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(3) ,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。欲为一郡守,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,使世士明知之。故在济南 (4) ,始除残去秽 (5) ,平心选举 (6) ,违忤诸常侍 (7) 。以为强豪所忿,恐致家祸 (8) ,故以病还。

    去官之后,年纪尚少,顾视同岁 (9) 中,年有五十,未名为老,内自图之: 从此却去 (10) 二十年,待天下清,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。故以四时归乡里,于谯 (11) 东五十里筑精舍,欲秋夏读书,冬春射猎,求底下 (12) 之地,欲以泥水自蔽,绝宾客往来之望,然不能得如意。

    后征为都尉 (13) ,迁典军校尉 (14) ,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,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,然后题墓道言“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”,此其志也。而遭值董卓之难 (15) ,兴举义兵 (16) 。是时合兵能多得耳,然常自损,不欲多之。所以然者,多兵意盛,与强敌争,倘更为祸始。故汴水之战 (17) 数千,后还到扬州 (18) 更募,亦复不过三千人。此其本志有限也。

    后领兖州 (19) ,破降黄巾三十万众。又袁术僭号 (20) 于九江 (21) ,下皆称臣,名门曰建号门,衣被皆为天子之制,两妇预争为皇后。志计已定,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,露布天下 (22) 。答言:“曹公尚在,未可也。”后孤讨禽其四将 (23) ,获其人众,遂使术穷亡解沮,发病而死 (24) 。及至袁绍据河北 (25) ,兵势强盛,孤自度势,实不敌之。但计投死为国,以义灭身,足垂于后。幸而破绍 (26) ,枭 (27) 其二子。又刘表 (28) 自以为宗室,包藏奸心,乍前乍却,以观世事,据有当州 (29) 。孤复定之,遂平天下。身为宰相 (30) ,人臣之贵已极,意望已过矣。今孤言此,若为自大,欲人言尽,故无讳耳 (31) 。设使国家无有孤,不知当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。

    或者人见孤强盛,又性不信天命之事,恐私心相评,言有不逊之志 (32) ,妄相忖度,每用耿耿 (33) 。齐桓、晋文 (34) 所以垂称至今日者,以其兵势广大,犹能奉事周室 (35) 也。《论语》云 (36) 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,周之德可谓至德矣。”夫能以大事小也。昔乐毅走赵 (37) ,赵王欲与之图燕,乐毅伏而垂泣,对曰:“臣事昭王,犹事大王;臣若获戾,放在他国,没世然后已,不忍谋赵之徒隶 (38) ,况燕后嗣乎?”胡亥之杀蒙恬 (39) 也,恬曰:“自吾先人及至子孙,积信于秦三世矣。今臣将兵三十馀万,其势足以背叛,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,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。”孤每读此二人书,未尝不怆然流涕也。孤祖、父以至孤身 (40) ,皆当亲重之任,可谓见信者矣;以及子桓兄弟 (41) ,过于三世矣。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,常以语妻妾,皆令深知此意。孤谓之言:“顾我万年之后,汝曹皆当出嫁,欲令传道我心,使他人皆知之。”孤此言皆肝鬲之要 (42) 也。

   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,见周公有《金縢》 (43) 之书以自明,恐人不信之故。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,以还执事 (44) ,归就武平侯国 (45) ,实不可也。何者?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。既为子孙计,又己败则国家倾危,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,此所不得为也。前朝恩封三子为侯,固辞不受;今更欲受之 (46) ,非欲复以为荣,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。孤闻介推 (47) 之避晋封,申胥 (48) 之逃楚赏,未尝不舍书而叹,有以自省也。奉国威灵,仗钺征伐,推弱以克强,处小而禽大。意之所图,动无违事,心之所虑,何向不济,遂荡平天下,不辱主命,可谓天助汉室,非人力也。然封兼四县,食户三万,何德堪之!江湖未静,不可让位;至于邑土,可得而辞。今上还阳夏、柘、苦三县 (49) 户二万,但食武平万户,且以分损 (50) 谤议,少减孤之责 (51) 也。

    〔注〕 

    (1) 孤: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传注:“孤、寡、不谷,诸侯谦称。”东汉末州牧和刺史割据,多自称孤。建安中曹操官司空,手令也多自称孤。孝廉: 两汉郡国推举的被称为孝悌清廉的人,是官僚的后备人选。

    (2) 岩穴知名之士: 隐居山间有名望的人士。岩穴: 山洞。

    (3) 郡守: 州郡太守,国相也相当于郡守。

    (4) 济南: 东汉王国名。治在今山东济南东。

    (5) 除残去秽: 除豪猾去奸吏。

    (6) 平心选举: 指推选茂才、孝廉公正,不受请托。

    (7) 常侍: 即宦官掌权的人,桓帝时有张让、王甫、曹节等十常侍。

    (8) 恐致家祸: 怕导致全家受祸害。

    (9) 同岁: 同年举孝廉的人。

    (10) 却去: 度过。

    (11) 谯: 谯县,故治在今安徽亳州西。

    (12) 底下: 同“低下”。

    (13) 都尉: 武官名,汉末有关都尉及右扶风及京兆虎牙都尉,此指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。

    (14) 典军校尉: 中平五年(188)灵帝置西园八校尉,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,袁绍为中军校尉,曹操为典军校尉。

    (15) 董卓之难: 董卓,临洮人,是西北军队将领,大将军何进召他入京师除宦官。宦官杀了何进,袁术也杀掉宦官二千余人。卓入京,自命为相国,废灵帝,立献帝。

    (16) 义兵: 初平元年(190),关东州郡起义兵讨董卓,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,曹操行奋武将军。

    (17) 汴水之战: 指曹操与董卓将徐荣战于荥阳(今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西)之汴水。

    (18) 扬州: 东汉扬州包括九江、庐江、会稽、吴郡、豫章、丹阳六郡。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:“刺史陈温、丹阳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人。”

    (19) 后领兖州: 初平三年(192),青州黄巾破兖州,曹操被推为兖州牧。破黄巾,受降卒三十余万。兖州,当今河北省西南部、山东省西北部地区,东汉治所在山东濮县东。

    (20) 僭(jiàn贱)号: 非分地称帝。

    (21) 九江: 东汉九江郡,包括今安徽寿春、合肥、当涂等地。治在寿春。

    (22) 露布天下: 即公开告示天下。诏书不加封缄叫露布,此处用为动词。

    (23) 讨禽其四将: 建安二年曹操讨杀袁术大将桥蕤、李丰、梁纲、乐就四人。禽,也指被围后被杀的,不指生擒,见《文史》1978年4期《禽字解》。

    (24) 发病而死: 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穷困病死于寿春江亭。

    (25) 袁绍据河北: 初平二年(191)袁绍领冀州牧。冀州,当今河北省地,在黄河之北。

    (26) 幸而破绍: 建安五年(200)袁绍进军官渡,曹操兵力不及袁绍强大,用来降的袁氏谋士许攸计,袭乌巢,烧袁军粮草,于是大败袁军。

    (27) 枭(xiāo消): 斩首示众。

    (28) 刘表: 高平(在今山东邹城西南)人,西汉鲁恭王之后,所以说他自以为宗室。

    (29) 据有当州: 据有所在之州,即荆州,刘表是当时的荆州牧。

    (30) 身为宰相: 建安十三年六月,废三公官,立丞相一人,以曹操为丞相。

    (31) “欲人言尽”二句: 谓人情都希望别人把话说尽,所以我也不隐讳什么。

    (32) 不逊之志: 即不顺之心,谓篡汉位。

    (33) 每用耿耿: 常常因此忧虑。

    (34) 齐桓、晋文: 春秋时齐桓公小白,晋文公重耳,是五霸之二。

    (35) 周室: 东周王朝。

    (36) 《论语》云: 这是《论语·泰伯篇》上的话,是讲周文王是纣臣,虽占有天下三分之二,还服事殷王朝。

    (37) 乐毅走赵: 乐毅,燕昭王将,曾攻下齐国七十余城,后被田单离间,逃到赵国。曹操所引,未详出自何书。

    (38) 徒隶: 刑徒奴隶。

    (39) 蒙恬: 秦始皇大将,祖父蒙骜事秦武王。父蒙武事秦庄襄王,三世为将。他和公子扶苏将兵三十万守长城。被秦二世胡亥所杀。以下事见《史记·蒙恬传》。

    (40) “孤祖”句: 指中常侍曹腾、太尉曹嵩和他自己。

    (41) 子桓兄弟: 指曹丕、曹植等,曹丕字子桓。

    (42) 肝鬲之要: 心腹中最重要的话。鬲,同“膈”,横膈膜。

    (43) 《金縢》: 《尚书》篇名,记周公把为武王祈祷而病愈的祷书,藏于铜封缄的柜中。周公被流言而出居东方,后成王打开金縢,才明白周公心迹。

    (44) 执事: 朝廷执政人。

    (45) 武平侯国: 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都许昌,封为武平侯,武平,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。

    (46) 今更欲受之: 次年即建安十六年据《三国志》注引《魏书》,封三子,植为平原侯,据为范阳侯,豹为饶阳侯。

    (47) 介推: 即介之推,春秋晋公子重耳逃亡时的从行者,晋文公即位,他逃避封赏,隐于绵山,传说晋文公焚山逼他出来,竟被烧死。

    (48) 申胥: 即申包胥,楚大夫。伍员以吴兵灭楚,他求救于秦得复国,楚昭王要封赏他,他逃避不受。

    (49) 阳夏(jiǎ假)、柘、苦(hù户)三县: 阳夏,即今河南太康县。柘,即今河南柘城县。苦,汉县名,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

    (50) 分损: 减少。

    (51) 责: 罪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