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blished Jun 17, 2022
[
 
]
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华 (1) 侍坐。
子曰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 (2) 。居 (3) 则曰:‘不吾知也!’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
子路率尔而对曰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 (4) 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 (5) ;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 (6) 。”
夫子哂之。
“求,尔何如?”
对曰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以使民。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
“赤,尔何如?”
对曰:“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 (7) ,如会同 (8) ,端章甫 (9) ,愿为小相焉 (10) 。”
“点,尔何如?”
鼓瑟希,铿尔,舍瑟而作。对曰:“异乎三子者之撰 (11) 。”
子曰:“何伤 (12) 乎,亦各言其志也。”
曰:“莫春者,春服既成 (13) ,冠 (14) 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 (15) ,咏而归。”
夫子喟然叹曰:“吾与点也 (16) 。”
三子者出,曾晳后。曾晳曰:“夫三子者之言何如?”
子曰:“亦各言其志也已矣。”
曰:“夫子何哂由也?”
曰:“为国以礼,其言不让,是故哂之。”
“唯求则非邦也与?”
“安见方六七十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
“唯赤则非邦也与?”
“宗庙、会同,非诸侯而何?赤也为之小,孰能为之大?”
(1) 子路: 姓仲,名由。曾晳: 名点。冉有: 名求。公西华: 名赤。四人均孔子学生。
(2) 毋吾以也: 无人用我。
(3) 居: 即平居,平日。
(4) 千乘之国: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。诸侯大国地方百里,出车千乘,称千乘之国。摄: 迫近。
(5) 师旅: 军队。饥馑: 饥荒。此言国外有军队侵犯,国内又有灾荒。
(6) 知方: 知道方向,懂得道理。
(7) 宗庙: 古代帝王、诸侯、大夫、士祭祀祖先的处所。此处宗庙之事即指祭祀。
(8) 如: 或者。会同: 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时见曰会,殷见曰同。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之称。郑玄注:“时见者,言无常期。殷,犹众也。”后亦泛指朝会与诸侯间的会晤。
(9) 端章甫: 端,玄端,古代礼服。章甫,礼帽。
(10) 小相(xiàng向): 赞礼的人。古代行朝聘、盟会、享宴、祭祀等礼仪,必有襄助之人。其人曰“相”,其事曰“相礼”。作“相”的人身分有卿、大夫、士三级,小相是最低一级的士。一说“小”是谦辞。
(11) 撰: 善言。称美以上三人的言词,而己见与之不同。
(12) 何伤乎: 有什么妨碍呢?
(13) 莫: 同“暮”。春服: 夹衣。成: 定。
(14) 冠(guàn贯): 古代贵族子弟年二十为成年,行冠礼。
(15) 沂: 水名。源出山东邹县东北,西经曲阜,与洙水合,入于泗水,与大、小沂河不同。风乎舞雩: 在舞雩台上乘凉。《水经注·泗水》:“沂水北对稷门,亦曰雩门。门南隔水,有雩坛,坛高三丈,曾点所欲风舞处也。”在今曲阜县南。
(16) 吾与点也: 我同意曾点的主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