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s

  • 世说新语 (167)
  • English (147)
  • 道德经 (87)
  • 李白 (33)
  • 苏轼 (25)
  • 杜甫 (21)
  • Gaming (14)
  • 白居易 (12)
  • 辛弃疾 (11)
  • 杜牧 (10)
  • 李煜 (10)
  • 刘义庆 (10)
  • 陆游 (9)
  • 王安石 (9)
  • 欧阳修 (9)
  • 晏几道 (9)
  • 战国策 (9)
  • 司马迁 (9)
  • 王维 (8)
  • 李清照 (8)
  • 李商隐 (8)
  • 摘抄 (8)
  • 刘禹锡 (7)
  • 王昌龄 (6)
  • 韦庄 (5)
  • 秦观 (5)
  • 柳永 (5)
  • 孟子 (5)
  • 温庭筠 (4)
  • 晏殊 (4)
  • 庄子 (4)
  • 左传 (4)
  • 孟浩然 (4)
  • 韩愈 (3)
  • 陶渊明 (3)
  • 论语 (3)
  • 范仲淹 (3)
  • 王勃 (3)
  • 张九龄 (3)
  • 岑参 (3)
  • 冯延巳 (3)
  • Typography (3)
  • 黄巢 (2)
  • 随笔 (2)
  • 贺铸 (2)
  • 贺知章 (2)
  • 词语 (2)
  • 祖咏 (2)
  • 王国维 (2)
  • 王之涣 (2)
  • 林逋 (2)
  • 曹操 (2)
  • 张若虚 (2)
  • 张先 (2)
  • 宋玉 (2)
  • 孟郊 (2)
  • 墨子 (2)
  • 卢纶 (2)
  • 刘长卿 (2)
  • 乐府诗集 (2)
  • Others (2)
  • 黄庭坚 (1)
  • 高适 (1)
  • 骆宾王 (1)
  • 韩非子 (1)
  • 韦应物 (1)
  • 陶弘景 (1)
  • 陈寿 (1)
  • 陈子昂 (1)
  • 陈与义 (1)
  • 金昌绪 (1)
  • 郦道元 (1)
  • 贾谊 (1)
  • 贾岛 (1)
  • 诸葛亮 (1)
  • 诗经 (1)
  • 褚少孙 (1)
  • 虞世南 (1)
  • 蒋捷 (1)
  • 荀子 (1)
  • 花蕊夫人 (1)
  • 罗隐 (1)
  • 王观 (1)
  • 王翰 (1)
  • 王羲之 (1)
  • 王绩 (1)
  • 王禹偁 (1)
  • 王湾 (1)
  • 王实甫 (1)
  • 潘阆 (1)
  • 海子 (1)
  • 柳宗元 (1)
  • 杨慎 (1)
  • 杜秋娘 (1)
  • 李颀 (1)
  • 李贺 (1)
  • 李绅 (1)
  • 李璟 (1)
  • 李斯 (1)
  • 李密 (1)
  • 李之仪 (1)
  • 朱庆馀 (1)
  • 曹植 (1)
  • 晏子春秋 (1)
  • 成语 (1)
  • 徐凝 (1)
  • 归有光 (1)
  • 张籍 (1)
  • 张祜 (1)
  • 张溥 (1)
  • 张旭 (1)
  • 张志和 (1)
  • 张岱 (1)
  • 常建 (1)
  • 崔颢 (1)
  • 崔护 (1)
  • 岳飞 (1)
  • 屈原 (1)
  • 宋祁 (1)
  • 宋濂 (1)
  • 孙洙 (1)
  • 孙子 (1)
  • 姜夔 (1)
  • 国语 (1)
  • 周邦彦 (1)
  • 周敦颐 (1)
  • 吴均 (1)
  • 南北朝 (1)
  • 儒家 (1)
  • 佚名 (1)
  • 余秀华 (1)
  • RandomQuestions (1)
  • Ethics (1)
  • Home

    苏秦以连横说秦

    Published Jun 08, 2022 [  战国策  ]

    苏秦 (1) 始将连横,说秦惠王 (2) 曰:“大王之国,西有巴蜀汉中 (3) 之利,北有胡貉代马 (4) 之用,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(5) ,东有肴函 (6) 之固。田肥美,民殷富,战车万乘,奋击 (7) 百万,沃野千里,蓄积饶多,地势形便。此所谓天府,天下之雄国也。以大王之贤,士民之众,车骑之用,兵法之教,可以并诸侯,吞天下,称帝而治,愿大王少留意,臣请奏其效。”

    秦王曰:“寡人闻之,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;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;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;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(8) 。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 (9) 之,愿以异日 (10) 。”

    苏秦曰:“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。昔者神农伐补遂 (11) ,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(12) ,尧伐兜 (13) ,舜伐三苗 (14) ,禹伐共工 (15) ,汤伐有夏 (16) ,文王伐崇 (17) ,武王伐纣 (18) ,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(19) 。由此观之,恶 (20) 有不战者乎?古者使车毂击驰,言语相结,天下为一;约从连横,兵革不藏;文士并饬 (21) ,诸侯乱惑;万端俱起,不可胜理;科条既备,民多伪态 (22) ;书策稠浊,百姓不足 (23) ;上下相愁,民无所聊 (24) ;明言章理,兵甲愈起 (25) ;辩言伟服,战攻不息 (26) ;繁称文辞,天下不治;舌弊耳聋 (27) ,不见成功;行义约信,天下不亲。于是乃废文任武,厚养死士,缀甲厉兵,效胜于战场。夫徒处而致利,安坐而广地,虽古五帝、三王、五伯 (28) ,明主贤君,常欲坐而致之,其势不能,故以战续之。宽则两军相攻,迫则杖戟相撞,然后可建大功。是故兵胜于外,义强于内;威立于上,民服于下。今欲并天下,凌万乘 (29) ,诎敌国 (30) ,制海内,子元元 (31) ,臣诸侯,非兵不可。今之嗣主,忽于至道,皆惛 (32) 于教,乱于治,迷于言,惑于语,沈于辩,溺于辞,以此论之,王固不能行也。”

   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,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羸縢履 (33) ,负书担橐,形容枯槁,面目犁黑 (34) ,状有归色 (35) 。归至家,妻不下纴 (36) ,嫂不为炊,父母不与言。苏秦喟叹曰:“妻不以我为夫,嫂不以我为叔,父母不以我为子,是皆秦之罪也!”乃夜发书,陈箧数十,得太公《阴符》 (37) 之谋,伏而诵之,简练以为揣摩。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曰:“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,取卿相之尊者乎?”期年揣摩成,曰:“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。”

   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 (38) ,见说赵王 (39) 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,赵王大悦,封为武安君 (40) ,受相印。革车 (41) 百乘,锦绣千纯 (42) ,白璧百双,黄金万溢 (43) ,以随其后。约从散横,以抑强秦。故苏秦相于赵,而关不通 (44) 。

    当此之时,天下之大,万民之众,王侯之威,谋臣之权,皆欲决苏秦之策。不费斗粮,未烦一兵,未战一士,未绝一弦,未折一矢,诸侯相亲,贤于兄弟。夫贤人在而天下服,一人用而天下从。故曰:“式于政,不式于勇;式于廊庙之内,不式于四境之外 (45) 。”当秦之隆,黄金万溢为用,转毂连骑,炫熿于道 (46) ,山东之国,从风而服,使赵大重。

    且夫苏秦,特穷巷掘门、桑户棬枢之士耳 (47) ,伏轼撙衔,横历天下 (48) ,廷说诸侯 之王,杜左右之口 (49) ,天下莫之能伉 (50) 。将说楚王 (51) ,路过洛阳,父母闻 之,清宫除道,张乐设饮,郊迎三十里;妻侧目而视,侧耳而听;嫂蛇行匍伏,四拜自跪 而谢。苏秦曰:“嫂何前倨而后卑也?”嫂曰:“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。”苏秦曰:“嗟乎! 贫穷则父母不子,富贵则亲戚畏惧,人生世上,势位富贵,盖 (52) 可忽乎哉!”

    〔注〕 

    (1) 苏秦: 字季子,东周洛阳人,与张仪为同学。初以连横说秦失败,后来说六国合纵成功;但为时不久,齐魏共伐赵,赵王责苏秦。苏秦又去燕,再至齐为燕国做间谍,骗取齐王信任,终为人所暗杀。

    (2) 秦惠王: 即惠文王,孝公之子,名驷,前337—前310年在位。

    (3) 巴蜀汉中: 巴为川东一带,以重庆为中心;蜀为川西一带,以成都为中心,巴蜀皆置郡。汉中在今陕西南部地区。

    (4) 胡貉(hé曷)代马: 胡指北方匈奴族地区,产貉,似狐,皮可制裘。代指山西北部,产良马。

    (5) 巫山黔中: 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东,黔中包括今湖南西北及贵州东部地区。限: 险阻。

    (6) 肴函: 肴山在今河南洛宁北。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,为秦东方关塞。

    (7) 奋击: 奋勇作战之士。

    (8) “文章”三句: 意谓国家法令制度未完整,树立德望不厚,政治教化未顺利施行,则不可以执行征伐,驱使人民作战,烦劳大臣用兵。

    (9) 俨然:持重端庄的样子。庭教: 亲自来朝廷指教。

    (10) 愿以异日: 希望将来再领教。

    (11) 神农: 传说中的三皇之一,曾伐补遂部落。

    (12) 黄帝: 五帝之一,号轩辕,都有熊(今河南新郑),败九黎部落酋长蚩尤于涿鹿(今河北涿鹿西南),据《世本》云涿鹿在彭城(今江苏徐州)南。

    (13) 尧: 姬姓,名放勋,国号唐,曾放逐其乱臣(huān欢)兜于崇山(传云在今湖南境)。

    (14) 舜: 姚姓,名重华,国号虞,曾伐三苗,即古代苗族,在今湖南溪洞一带。

    (15) 禹: 姒姓,名文命,国号夏,治水有功,受舜禅为帝,曾放逐暴臣共工。

    (16) 汤: 商开国君,本为夏诸侯,因夏王桀无道,攻桀建商朝。有夏,指夏王桀。

    (17) 文王: 姬姓,名昌。殷纣时为西方诸侯首领,攻伐助纣为恶的崇侯虎。

    (18) 武王: 文王子,名发,起兵灭纣,建周朝。

    (19) 齐桓: 齐桓公,姜姓,名小白。尊周攘夷,为诸侯盟主,称霸天下。伯,通“霸”。

    (20) 恶(wū乌): 怎么。

    (21) 文士并饬(shì式): 指各国使者和策士用巧饰语言游说诸侯。饬,同“饰”,巧伪。

    (22) “科条”二句: 谓各种规章条款具备后,人民小心防范,多作虚假情态。

    (23) “书策”二句: 谓文书法令多而乱,百姓生活困苦。

    (24) “上下”二句: 谓因法乱,民苦,因而君臣犯愁,民不聊生。无聊,无所依赖。

    (25) “明言”二句: 谓道理愈讲明,战争愈接连不断。

    (26) “辩言”二句: 谓善辩的策士使者,穿着庄严礼服活动,战争并不停止。

    (27) 舌弊耳聋: 形容讲的疲累,听得厌烦。

    (28) 五帝、三王、五伯: 五帝,《史记》以黄帝、颛顼、帝喾(高辛)、唐尧、虞舜为五帝。三王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和武王,系三朝开国君主。五伯指春秋时齐桓公、晋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。

    (29) 凌万乘: 凌驾万乘兵车的大国。

    (30) 诎敌国: 使敌国屈服。诎,同“屈”。

    (31) 子元元: 抚爱人民如同儿子。元元,庶民。

    (32) 惛: 同“昏”。

    (33) 羸(léi雷)縢(téng滕)履(jué决): 缠着绑腿布,穿着草鞋。羸,通“累”,束缚缠绕。縢,绑腿布。,草鞋。

    (34) 犁黑: 黑黄色,状憔悴困顿。犁,通“黧”。

    (35) 归色: 归当作愧,以音相近,故作“归”。

    (36) 纴(rèn任): 织布帛的丝缕,代指织机。

    (37) 太公: 姜姓,名尚,周文王臣,佐武王伐纣有功,封于齐,传曾著作《阴符》,为兵法书。

    (38) 摩燕乌集阙: 摩,接近。燕乌集,阙名。阙,古代宫殿前的高建筑物,因以为宫门的代称。

    (39) 赵王: 指赵肃侯,成侯太子,名语,前349—前325年在位。

    (40) 武安君: 武安为赵国城邑,在今河北武安西南,邯郸西北。按此处记封苏秦较史载时间大有提前,《史记》列于苏秦既约六国合纵之后。

    (41) 革车: 战车。

    (42) 纯(tún屯): 束,把。

    (43) 溢(yì益): 通“镒”。古代重量单位,合二十两或二十四两。

    (44) 关不通: 函谷关口被堵住,指秦兵不能东出关口攻打六国。

    (45) “式于政”四句: 谓用在政治而不用在武力;用在朝廷之内而不用在边疆之外。指在外交上取胜而不在战场上取胜。式,用。

    (46) 炫熿于道: 在路上张扬显耀。

    (47) “且夫”二句: 谓苏秦只不过住在僻巷窑洞内(“掘”通“窟”),桑木作门户,弯桑条作门轴的寒士罢了。棬(quān圈)枢,以弯木作门轴。

    (48) “伏轼”二句: 谓乘车凭依车前横木,勒住马缰,经历天下而不受任何阻挡。轼,车前横木。撙衔,勒住马缰。横历,横行。

    (49) 杜左右之口: 堵住各国君主亲信的口,使他们不敢主张连横和反对合纵。

    (50) 伉: 同“抗”。

    (51) 楚王: 指楚威王,熊姓,名商,宣王子,前339—前329年在位。

    (52) 盖: 通“盍”,犹“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