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s

  • 世说新语 (167)
  • English (147)
  • 道德经 (87)
  • 李白 (33)
  • 苏轼 (25)
  • 杜甫 (21)
  • Gaming (14)
  • 白居易 (12)
  • 辛弃疾 (11)
  • 杜牧 (10)
  • 李煜 (10)
  • 刘义庆 (10)
  • 陆游 (9)
  • 王安石 (9)
  • 欧阳修 (9)
  • 晏几道 (9)
  • 战国策 (9)
  • 司马迁 (9)
  • 王维 (8)
  • 李清照 (8)
  • 李商隐 (8)
  • 摘抄 (8)
  • 刘禹锡 (7)
  • 王昌龄 (6)
  • 韦庄 (5)
  • 秦观 (5)
  • 柳永 (5)
  • 孟子 (5)
  • 温庭筠 (4)
  • 晏殊 (4)
  • 庄子 (4)
  • 左传 (4)
  • 孟浩然 (4)
  • 韩愈 (3)
  • 陶渊明 (3)
  • 论语 (3)
  • 范仲淹 (3)
  • 王勃 (3)
  • 张九龄 (3)
  • 岑参 (3)
  • 冯延巳 (3)
  • Typography (3)
  • 黄巢 (2)
  • 随笔 (2)
  • 贺铸 (2)
  • 贺知章 (2)
  • 词语 (2)
  • 祖咏 (2)
  • 王国维 (2)
  • 王之涣 (2)
  • 林逋 (2)
  • 曹操 (2)
  • 张若虚 (2)
  • 张先 (2)
  • 宋玉 (2)
  • 孟郊 (2)
  • 墨子 (2)
  • 卢纶 (2)
  • 刘长卿 (2)
  • 乐府诗集 (2)
  • Others (2)
  • 黄庭坚 (1)
  • 高适 (1)
  • 骆宾王 (1)
  • 韩非子 (1)
  • 韦应物 (1)
  • 陶弘景 (1)
  • 陈寿 (1)
  • 陈子昂 (1)
  • 陈与义 (1)
  • 金昌绪 (1)
  • 郦道元 (1)
  • 贾谊 (1)
  • 贾岛 (1)
  • 诸葛亮 (1)
  • 诗经 (1)
  • 褚少孙 (1)
  • 虞世南 (1)
  • 蒋捷 (1)
  • 荀子 (1)
  • 花蕊夫人 (1)
  • 罗隐 (1)
  • 王观 (1)
  • 王翰 (1)
  • 王羲之 (1)
  • 王绩 (1)
  • 王禹偁 (1)
  • 王湾 (1)
  • 王实甫 (1)
  • 潘阆 (1)
  • 海子 (1)
  • 柳宗元 (1)
  • 杨慎 (1)
  • 杜秋娘 (1)
  • 李颀 (1)
  • 李贺 (1)
  • 李绅 (1)
  • 李璟 (1)
  • 李斯 (1)
  • 李密 (1)
  • 李之仪 (1)
  • 朱庆馀 (1)
  • 曹植 (1)
  • 晏子春秋 (1)
  • 成语 (1)
  • 徐凝 (1)
  • 归有光 (1)
  • 张籍 (1)
  • 张祜 (1)
  • 张溥 (1)
  • 张旭 (1)
  • 张志和 (1)
  • 张岱 (1)
  • 常建 (1)
  • 崔颢 (1)
  • 崔护 (1)
  • 岳飞 (1)
  • 屈原 (1)
  • 宋祁 (1)
  • 宋濂 (1)
  • 孙洙 (1)
  • 孙子 (1)
  • 姜夔 (1)
  • 国语 (1)
  • 周邦彦 (1)
  • 周敦颐 (1)
  • 吴均 (1)
  • 南北朝 (1)
  • 儒家 (1)
  • 佚名 (1)
  • 余秀华 (1)
  • RandomQuestions (1)
  • Ethics (1)
  • Home

    勾践灭吴

    Published Jun 07, 2022 [  国语  ]

   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 (1) 之上,乃号令于三军曰:“凡我父兄、昆弟及国子姓 (2) ,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,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。”大夫种进对曰:“臣闻之: 贾人夏则资皮,冬则资 (3) ,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以待乏也。夫虽无四方之忧,然谋臣与爪牙之士,不可不养而择也。譬如蓑笠,时雨既至,必求之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,然后乃求谋臣,无乃后乎?”勾践曰:“苟得闻子大夫之言,何后之有?”执其手而与之谋。

    遂使之行成于吴,曰:“寡君勾践乏无所使,使其下臣种,不敢彻声闻于天王,私于下执事曰:‘寡君之师徒,不足以辱君矣 (4) ;愿以金玉、子女赂 (5) 君之辱。请勾践女女 (6) 于王,大夫女女于大夫,士女女于士;越国之宝器毕从;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。唯君左右之。’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,将焚宗庙,系妻孥,沈金玉于江;有带甲五千人,将以致死,乃必有偶,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。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?与其杀是人也,宁其得此国也,其孰利乎?”

    夫差将欲听,与之成。子胥 (7) 谏曰:“不可!夫吴之与越也,仇雠敌战之国也;三江环之,民无所移。有吴则无越,有越则无吴,将不可改于是矣!员闻之: 陆人居陆,水人居水。夫上党之国 (8) ,我攻而胜之,吾不能居其地,不能乘其车;夫越国,吾攻而胜之,吾能居其地,吾能乘其舟。此其利也,不可失也已。君必灭之!失此利也,虽悔之,必无及已。”

    越人饰美女八人,纳之太宰嚭 (9) ,曰:“子苟赦越国之罪,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。”太宰嚭谏曰:“嚭闻古之伐国者,服之而已;今已服矣,又何求焉?”夫差与之成而去之。

    勾践说于国人曰:“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,而又与大国执仇,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,此则寡人之罪也。寡人请更!”于是葬死者,问伤者,养生者;吊有忧,贺有喜;送往者,迎来者;去民之所恶,补民之不足。然后卑事夫差,宦士三百人于吴,其身亲为夫差前马。

    勾践之地,南至于句无,北至于御儿,东至于鄞,西至于姑蔑 (10) ,广运百里。乃致其父母、昆弟而誓之,曰:“寡人闻古之贤君,四方之民归之,若水之归下也。今寡人不能,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。”令壮者无取老妇,令老者无取壮妻;女子十七不嫁,其父母有罪;丈夫二十不取,其父母有罪。将免 (11) 者以告,公令医守之。生丈夫,二壶酒,一犬;生女子,二壶酒,一豚;生三人,公与之母 (12) ;生二人,公与之饩 (13) 。当室者死 (14) ,三年释其政 (15) ;支子 (16) 死,三月释其政: 必哭泣葬埋之,如其子。令孤子、寡妇、疾疹、贫病者,纳宦其子。其达士,絜 (17) 其居,美其服,饱其食,而摩厉 (18) 之于义。四方之士来者,必庙礼之。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,国之孺子之游者,无不也,无不歠 (19) 也,必问其名。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,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。十年不收于国,民俱有三年之食。

    国之父兄请曰:“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,今越国亦节矣,请报之。”勾践辞曰:“昔者之战也,非二三子之罪也,寡人之罪也。如寡人者,安与知耻?请姑无庸战!”父兄又请曰:“越四封 (20) 之内,亲吾君也,犹父母也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,臣而思报君之仇,其有敢不尽力者乎?请复战!”勾践既许之,乃致其众而誓之曰:“寡人闻古之贤君,不患其众之不足也,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。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 (21) 有三千,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,而患其众之不足也。今寡人将助天灭之。吾不欲匹夫之勇也,欲其旅进旅退。进则思赏,退则思刑;如此,则有常赏。进不用命,退则无耻;如此,则有常刑。”

    果行,国人皆劝 (22) 。父勉其子,兄勉其弟,妇勉其夫,曰:“孰是君也,而可无死乎?”是故败吴于囿 (23) ,又败之于没 (24) ,又郊败之。

    夫差行成,曰:“寡人之师徒,不足以辱君矣!请以金玉、子女,赂君之辱!”勾践对 曰:“昔天以越予吴,而吴不受命;今天以吴予越,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?吾 请达王甬、句东 (25) ,吾与君为二君乎!”夫差对曰:“寡人礼先壹饭 (26) 矣。君若不 忘周室而为弊邑宸宇 (27) ,亦寡人之愿也。君若曰:‘吾将残汝社稷,灭汝宗庙。’寡人 请死!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?越君其次 (28) 也!”遂灭吴。

    译文

   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,向三军下令说:“凡是我父辈兄弟和黎民百姓,只要有能够帮 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,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。”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:“我听 说,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,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。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,有大 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,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。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 时候,然而谋臣与武士,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。就像蓑笠一样,雨已经下来了,肯定 要到处找。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,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,恐怕太迟了 吧?”勾践说:“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,又有什么晚的呢?”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, 跟他在一起商量。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。

    随后,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。文种对吴王说:“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,就派 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,我不敢直接对您大王说,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:我们越王的军 队,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,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,奉献给大王,以酬谢大王的辱 临。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嫁给您作为婢妾,大夫的女儿嫁给吴国大夫作为婢妾,士的女 儿嫁给吴国士作为婢妾,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;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,编入大王的军 队,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。如果大王您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,那么我们将烧毁宗庙, 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,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,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 死战,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,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您大王了,结果不 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,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仁慈恻隐之心了吗?是 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,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,请大王衡量一下,哪种有利呢?”

   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,与越国和好。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:“不可以!吴国和越国, 是互相仇视,互相敌对,互相征战的国家;外有三条江水环绕,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。有 吴国就没有越国,有越国就没有吴国。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。我听说,住在陆地上的人习 惯于住在陆地上,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。中原各国,即使我们主动进攻,把他们 打败了,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,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;而越国,我们主动进攻, 把他们打败了,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,也能乘坐他们的船。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, 千万不可失去。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!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,以后后悔也来不及 了。”

   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,送给吴国的太宰,对他说:“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 国的罪行,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。”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:“我听说,古代讨伐 一个国家,对方认输也就行了;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,您还想要求什么呢?”吴王夫差就 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。

    勾践对国人说道:“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,而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,导致老百姓流离失 所,横尸原野,这是我的罪过。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。”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 人,慰问受伤的人,供养活着的人;谁家有忧就去慰问,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;欢送要远 出的人民,欢迎回家的人民;除去人民讨厌的,补充人民缺乏的。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, 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。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。

    勾践的地盘,南到句无,北到御儿,东到鄞,西到姑蔑,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。又招集他 的父辈兄弟和他的兄弟发誓说:“我听说,古代贤明的国君,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, 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。现在我无能,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。”于是下令:青壮年不 准娶老年妇人,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;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,她的父母有罪;男子 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,他的父母同样有罪。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,公家派医生守护。生下 男孩,公家奖励两壶酒,一条狗;生下女孩,公家奖励两壶酒,一头猪;生三胞胎,公家 给配备一名乳母;生双胞胎,公家发给吃的。嫡长子死了,减免三年的赋税;庶子(妾所 生的孩子)死了,减免三个月的赋税: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,就像自己的亲儿子(死 了)一样。还下令孤儿、寡妇、患病的人、贫苦和重病的人,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 子女。那些明智理之士,把他的住宅打扫清洁,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,让他们吃饱饭,在 义理方面磨砺他们。前来投奔四方之士,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,以示尊重。勾践亲自用 船载来稻谷和肉。在外游学的年轻人,没有不供给饮食的,没有不给水喝的:一定要问他 叫什么名字。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,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。这样连 续十年,国家不收赋税,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。

   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:“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;如今 越国也已经恢复了常规,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。”勾践就推辞说:“从前打败的那一仗,不 是你们的罪过,是我的罪过。像我这样的人,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?请暂时不用打仗 了。”父老兄弟又请求说:“越国全国上下,爱戴国君您,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。儿子想 着为父母报仇,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,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?请求再打一仗!” 勾践就答应了,于是招来大家宣誓,说:“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,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 够用,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。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 人,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,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。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。我 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,希望大家同进同退。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,后退则想到要 受到惩罚;像这样,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。前进时不服从命令,后退时没有羞耻之 心;像这样,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。”

   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,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。父亲劝勉儿子,兄长勉励弟弟,妇女鼓 励丈夫,说:“为什么这样恩惠的君王,而可以不为他战死呢?”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, 又在没(古地名,在苏州附近)再次打败了吴国,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。于是越国就 灭掉了吴国。

    夫差求和说:“我的军队,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。请允许我把财宝、美女进献给您来慰劳 您的辱临。”勾践回答说: “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,可是吴国不要;现在上天又把吴 国赐予了越国,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天命,却听从您的指令吗?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 的东边,彼此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。”夫差回答说:“从礼节上说,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国 (另一版本为:我比您年长一点),你如果不忘周室,给我们吴国一小块立足之地,这也 是我所希望的。你如果说:‘我将会灭了你的国家,毁了你的宗庙’,我只有请求一死,我 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?越君你只管进入吴国居住吧。”越国就此灭了吴国。▲

    〔注〕 

    (1) 会稽: 山名,在今浙江绍兴。

    (2) 国子姓: 指国中臣民。子姓,同姓。

    (3) (chī痴): 细葛布。

    (4) “寡君”句: 意为我君的军队已不足屈尊君王来讨伐了。师徒,兵士。辱,谦词。

    (5) 赂: 赠送。

    (6) 女女: 献女儿作为婢妾。

    (7) 子胥: 伍员,字子胥,本楚国人,以父仇入吴,助阖闾得王位,破楚复仇。后谏吴王夫差不听,赐剑令自尽。

    (8) 上党之国: 指中原列国。党,处所。

    (9) 太宰嚭(pǐ匹): 伯嚭,字子馀,时官吴太宰,吴亡,以嚭为不忠,为勾践所杀。

    (10) “勾践之地”五句: 句无、御儿与姑蔑均为古地名,分别在今浙江诸暨南、桐乡西南与衢县境内。鄞,今浙江鄞县。

    (11) 免: 同“娩”。

    (12) 母: 指乳母。

    (13) 饩(xì细): 赠送的粮食。

    (14) 当室者: 负担家务的嫡长子。

    (15) 政(zhēng征): 通“征”,指徭役赋税。

    (16) 支子: 古代宗法制度嫡长子及继承先祖之子为宗子,其余儿子为支子。

    (17) 絜(jié洁):“洁”的本字。

    (18) 摩厉: 同“磨砺”。

    (19) 歠(chuò啜): 同“啜”。

    (20) 四封: 四境。

    (21) 亿: 古人以十万为亿。

    (22) 劝: 勉励。

    (23) 囿: 即笠泽,今吴松江。

    (24) 没: 古地名,处所不详。

    (25) 甬、句: 甬江与句章(今浙江慈溪西南)。

    (26) 礼先壹饭: 指夫差曾答应越王求和订盟之事,按其时礼尚,吴有恩于越。

    (27) 宸: 屋檐。宇: 边。此言以屋宇之余庇覆吴。

    (28) 次: 进驻。